|
2025年3月12日,韩国韩华集团给美国海军修好了"沃利·施艾拉"号补给舰,这事儿可把美国的脸打得啪啪响。六个月前谁想得到啊?当年连颗螺丝钉都不让盟友碰的美国军舰,现在居然得求着韩国人帮忙大修。驻韩美军司令部倒是说漂亮话,什么"展示战略伙伴关系",可明眼人都知道,美国造船业这头曾经的雄狮,现在连给自家军舰舔伤口都得找外援了。 想当年美国造船业多风光?1950年代全球一半的船都是美国造的,140万工人敲敲打打就能让七大洋漂满星条旗。可现在呢?全美造船工人凑不够14万,连军用舰艇的维护都得外包。这落差比坐过山车还刺激,难怪特朗普能靠着"让制造业回流"的口号两次进白宫。那些在铁锈带熬了三代的工人,听见"重振造船业"就跟见了救命稻草似的。
可特朗普开的药方实在让人哭笑不得。这位老兄最近放狠话,说要对中国船只收"天价停靠费",每艘船最高300万美元。按这算法,现在漂在海上的船90%都得交钱,因为中国造船份额早不是吴下阿蒙了——2024年全球81%的集装箱船、75%的散货船都是中国造。更绝的是,连用中国物流系统的港口起重机都要断网,这操作好比自家水管漏了不去修,偏要罚路过送水车的款。
美国运输业当场就炸锅了。港口、公路、铁路、航空的老板们集体反对,这可不是他们胆小。现在中美贸易量摆在那儿,中国船要是真不来了,美国港口怕是要冷清得长草。到时候货运量暴跌,卡车司机、码头工人、火车调度员全得喝西北风。这哪是救产业,简直是拆东墙补西墙。
看看中国造船厂现在什么阵仗?上海长兴岛上三大船厂平均五天交一艘新船,从11万吨的油轮到带LNG动力的汽车运输船,高附加值船型跟下饺子似的。反观美国,别说造新船,修旧船都凑不齐老师傅。特朗普要给船厂减税、给工人加薪,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,产业空心化哪是撒钱就能解决的? 更黑色幽默的是,这政策真要实施,最先倒霉的反倒是美国老百姓。现在全美通胀已经够呛,中国船要是被吓跑,进口商品价格还不得窜上天?沃尔玛货架上的中国制造分分钟涨价三成,到时候中产家庭逛超市都得捂紧钱包。这哪是"让美国再次伟大",简直是"让物价再次飞天"。
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,特朗普这招就是急病乱投医。当年美国造船业衰败,表面看是被亚洲国家抢了饭碗,根子上还是自己躺在技术优势上吃老本。现在想靠关税大棒把产业链拽回来,跟用吸管喝珍珠奶茶似的——珍珠早沉底了,吸半天都是空响。中国造船业能崛起,靠的是几十年技术积累和完整供应链,这哪是说复制就能复制的?
再说现在国际航运早就是"你中有我"的格局。中国船东手里攥着全球最大散货船队,美国农场主的大豆、得克萨斯的页岩气,哪个不是靠这些船运出去的?真要撕破脸,最先扛不住的恐怕是美国出口商。这道理连航运公司都懂,世界航运理事会早就算过账:现在敢和中国切割,等于自断手脚。
最讽刺的是,就在特朗普嚷嚷要收"保护费"的时候,美国海军还在满世界找船厂修军舰。这次是韩国,下次可能就是日本,再往后说不定得求到中国头上。想想看,哪天055大驱停在珍珠港,美国工人围着学技术,那画面得多魔幻?可按照现在这个趋势,谁也不敢说这不可能。 说到底,振兴制造业不能靠打强心针。当年里根用"星球大战"拖垮苏联,现在特朗普想用关税战吓退中国,可今时不同往日。中国制造业已经不是吴下阿蒙,从螺丝钉到燃气轮机都能自给自足。美国要是真有心重振造船业,倒不如老老实实搞技工培训、更新船厂设备,总比现在这样打嘴炮强。
看看美国港口那些锈迹斑斑的龙门吊,再看看上海外高桥船厂里焊花四溅的智能化生产线,明眼人都知道制造业的未来在哪。特朗普团队不是最爱说"让美国再次伟大"吗?可伟大从来不是收保护费收出来的,得靠实打实的汗水和技术。现在这么折腾,别伟大没求来,先把自家运输业折腾垮了。
话又说回来,美国政客这通操作也不是头一遭了。当年制裁华为结果逼出个麒麟芯片,现在打压中国造船,保不齐又刺激出什么黑科技。只是苦了那些真金白银投航运的美国企业,生意没做成还得陪政客演戏。这出"关税闹剧"最后收场时,不知道又有多少小老板要哭晕在码头。 各位看官觉得,美国这波操作到底是破釜沉舟还是自寻死路?欢迎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。
|